*筆者前言
作為一個人,我們自然有必要知道自己的過去,並從中探索自己的未來,曾經發生的歷史也讓我們得以避免再犯錯,這正是教育人民歷史之目的。然而就二二八事件而言,國家對人民的歷史教育顯是不足,屠殺事件及種種軍警官吏的橫行貪污的情況只以少量篇幅教育國民,更甚者,事發後四十年,官方仍刻意扭曲、壓抑,而使得整個事件陰霾,傷痕仍深植在當時之受害者心中,並未得到該有的道歉,傷口持續地發酵,造成長期以來,台灣人對政府作為之不諒解,以及本省籍人士與外省籍人士無法和睦相處。民主進步黨首任黨主席江鵬堅先生表示:「政府應當站在人道的基礎上,重新檢討「二二八事件」的過失,盡速公布事實真相,平反人民冤屈,對過失正面給予回應與道歉,以化解幾十年來的省籍隔閡與政治恐懼等問題,避免類似悲劇再發生。」
*二二八和平日宣言
四十年來,「二二八」事件像一片烏雲,縷縷的冤魂濃聚不散;又像你我心底的陰影,掩著我們最深刻的創傷。屈不得直,冤不得伸,真相不能大白。四十年來,死者無法安息,生者難以平安;這個島上因此沒有真正的和平。
但是「和平」──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本地人與外省人之間的和平──正是這個島上最重要的生存基礎。
因此,「二二八事件」發生的第四十週年,我們呼籲全島住民共同來紀念這個日子,並祈求和平早日降臨在台灣島上。我們呼籲公布真相,平反冤屈,讓死者的冤魂得以安息,讓生者的心靈得以平安,也讓這個島上的住民,得以因了解而諒解,因諒解而和解,因為和解就是邁向和平的開端。
我們懇切地向島上每一位住民發出這個訊息:在第四十週年的「二二八」,請讓我們以和平來紀念它,並定這一天為「和平日」。
*時代背景:
(一)政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戰敗無條件投降,向美中等盟國移交戰爭中的佔領區。1945年8月15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中華民國政府派何應欽在南京接受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降書;在臺灣,中華民國政府在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市,接受日本投降並接管台灣。陳儀被指派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負責全台事務。
(二)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立刻陷入國共內戰。美國逐漸停止對國軍的援助,但是蘇聯卻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支持共產主義革命,其中包括對共軍的支援。1947年之後,由於國民政府軍隊大裁減、財經政策失當、貪污問題日益加劇、東北戰略失算,在戰場上國軍逐漸陷入被動,因此蔣中正開始準備將台灣作為反共復國基地,並加以建設和整肅。
(三)經濟
在接管各日本佔領區之後的中國經濟,由於維持國共內戰的龐大軍需,以及光復初期國民黨官員的腐敗叢生,加上政府相關管制政策不當,以致於民生物資不足,通貨膨脹十分嚴重。在大陸地區,中央銀行先後發行的法幣,金圓券幾近崩潰。台灣地區雖然情況較全國狀況為好,但也因此必須供給大陸地區的資源需求。此外,比起日治時期,經濟民生的混亂程度增加,台灣人民多有怨言。
(四)文化
因為經濟崩潰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內部嚴重貪污問題,還有政府在官職與其他方面對大陸人和台灣當地人有不平等的對待,造成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當時位居知識領導者的文化界和學生展開要求民主與經濟改革的活動。對此,陳儀為首的主政當局採取了『寬輿論(政治),緊經濟』的政策。一方面並未嚴格禁止批評時政的言論,但同時也未採納意見,另一方面則積極實施嚴格的經濟管控措施,壟斷了台灣與大陸貿易的經濟管道。
(五)戰後經濟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空襲台灣,重創台灣產業,導致戰後台灣農業產值只有1937年的49%,工業產值更不到33%。此外學校、商店、工廠、醫院、鐵路、發電廠等建設也受到戰火嚴重破壞,重建工作困難。加上日本政府停止台灣人儲蓄金歸還申請,債券成廢紙,造成金融物價秩序混亂。國民政府接收之後又大量印製鈔票,並將民生物資運往大陸以資助國共內戰,造成台灣嚴重的通貨膨脹。
此外官方一方面將原屬日本人與殖民政府的財產,直接收為私有,並拆裝賣往大陸。另一方面延續日本殖民政策,壟斷台灣的經濟(如煙﹑酒﹑糖﹑樟腦等的專賣),並利用各種關係排擠民營公司。由於日治時期台灣人便視「煙酒專賣局」、「台灣製糖會社」等公司為日本殖民制度之表徵,因此產生「以前受日本人欺負﹐現在受中國人欺負」的感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會發生在查緝私煙上,也與這些政策不無關係。
(六)隔閡、誤解與不平等
日本政府直到1945年5月才實施義務兵役,而在這之前從1942年1月以降,日本政府實施志願兵役,雖然台灣人有權利不選擇參戰,卻出現踴躍投軍的現象,1943年自願提出申請人數更高達60萬以上,許多大陸人因此遷怒於台灣人。加上對戰前臺灣情勢的不理解,有一些台灣人被視為漢奸,並受到緝捕。為往後族群衝突種下隱憂。
除了台灣人與閩南人之外的大陸人有語言和日常習慣的隔閡,台灣人參與政治的權利也受到差別待遇,大都只許擔任低級官員。而政府官員與接收台灣的軍隊又有嚴重的官僚作風與貪污問題。
*二二八所造成的問題
日本人將台灣移交給中國大陸後,中國大陸表面雖然聲稱台灣人民是為中國人民之同胞,但實際上卻是以高壓獨裁等殖民統治的手段。外省人擔任高官,台籍高級官員比例相較於日治時期更低,且同工不同酬。外省官員也良莠不齊,貪汙、甚至引介親友任官情況普遍;經濟方面,許多日本在台資產被收歸國有,私人企業受到打壓,而台灣本土物產又被大量輸送至中國,再者中國大陸本體經濟結構不穩亦波及台灣,致使通貨膨脹;社會動盪不安,公共衛生受到外省籍軍隊習慣影響逐步倒退,最終引發霍亂等台灣早已絕跡之傳染病。在如此之時代背景,台灣人民很自然地拿國民黨的統治和光復前的自治時期做比較,更甚者與日本至台時期比較,我們發現光復後國民黨統治時台灣之政治地位與日統治時期相同。然而台灣在日本敗退以後的社會當然和當時一團混亂失去秩序的中國不同,此時的台灣人民也自然有相當程度的自衿以及對統治者是有所要求的。此時經濟、社會風氣和衛生的倒退視台灣人難以容忍的,而軍警橫行貪污的事件層出不窮亦引發不少警民衝突,最終導引二二八事件的爆發。
對台灣人來說,二二八前夕國民黨在台的統治是令人無法忍受的;而二二八事變後對台灣人民的大屠殺更是惡夢一場。
也由於二二八前後之警民衝突等事件以及二二八事件本身中殘忍屠殺台灣人民的手段,致使冤屈四起,許多人在抗爭中死亡,路旁也時有許多人民被波及而失去性命,造成不僅地區而是全國的悲哀。國民黨之殘忍所引起的肅殺之氣亦使台灣人民對政治充滿恐懼,厭惡及畏懼不斷加深省籍之間的隔閡。國民黨怎能在屠殺台灣之子的同時聲稱我們都是同胞呢?
日本人將台灣移交給中國大陸後,中國大陸表面雖然聲稱台灣人民是為中國人民之同胞,但實際上卻是以高壓獨裁等殖民統治的手段。外省人擔任高官,台籍高級官員比例相較於日治時期更低,且同工不同酬。外省官員也良莠不齊,貪汙、甚至引介親友任官情況普遍;經濟方面,許多日本在台資產被收歸國有,私人企業受到打壓,而台灣本土物產又被大量輸送至中國,再者中國大陸本體經濟結構不穩亦波及台灣,致使通貨膨脹;社會動盪不安,公共衛生受到外省籍軍隊習慣影響逐步倒退,最終引發霍亂等台灣早已絕跡之傳染病。在如此之時代背景,台灣人民很自然地拿國民黨的統治和光復前的自治時期做比較,更甚者與日本至台時期比較,我們發現光復後國民黨統治時台灣之政治地位與日統治時期相同。然而台灣在日本敗退以後的社會當然和當時一團混亂失去秩序的中國不同,此時的台灣人民也自然有相當程度的自衿以及對統治者是有所要求的。此時經濟、社會風氣和衛生的倒退視台灣人難以容忍的,而軍警橫行貪污的事件層出不窮亦引發不少警民衝突,最終導引二二八事件的爆發。
對台灣人來說,二二八前夕國民黨在台的統治是令人無法忍受的;而二二八事變後對台灣人民的大屠殺更是惡夢一場。
也由於二二八前後之警民衝突等事件以及二二八事件本身中殘忍屠殺台灣人民的手段,致使冤屈四起,許多人在抗爭中死亡,路旁也時有許多人民被波及而失去性命,造成不僅地區而是全國的悲哀。國民黨之殘忍所引起的肅殺之氣亦使台灣人民對政治充滿恐懼,厭惡及畏懼不斷加深省籍之間的隔閡。國民黨怎能在屠殺台灣之子的同時聲稱我們都是同胞呢?
*紀念與說明會的主要訴求:
一九八七年二月四日在「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倡議下,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會、長老教會等十三個團體聯合成立「二二八和平促進會」,選出陳永興、李勝雄為正、副會長,鄭南榕為秘書長;該會目的在紀念二二八事件,促成國民黨當局平反冤屈及公佈真相,並確定二月二十八日為「和平日」。
相信許多現代人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所知甚少,不懂其中的憤怒何在傷痕何在?因此更不能懂得為了二二八事件建立和平紀念日的緣由,筆者在此建議讀者可以藉由各種管道去查詢促進會的源起與理念。在一九八七年二月底到三月初二二八和平促進會開始了一連串的演講說明會活動,分別在台灣各地舉辦室內或室外的說明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徹底消彌人民心中的怨恨。過去被國民黨隱瞞扭曲的歷史傷害,藉著披露當年的歷史事實,讓心中有怨恨卻因恐懼而不敢言語的受害者有管道抒發其憤怒,得到社會大眾認同肯定的受害者才有寬闊的心境去原諒國民黨的殘忍統治。因此,二二八和平促進會同時也主張要求國民黨正面迎接錯誤並且對社會大眾道歉。所謂歷史中的錯誤,仍然是一場錯誤,若無經過坦承道歉是不會有真正平息的日子,對於二二八以及國民黨長期的獨裁暴政統治,是需要有人出面承擔政治責任的,這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的訴求之一。披露歷史事實使得社會大眾能更了解先民曾經走過的血路,撫慰事件受害者,却除社會驚惶與疑慮,並且無須讓住在台灣的外省人來承擔這個歷史責任,以加深省籍的隔閡,以上皆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以及今日所見之和平紀念日主要宗旨,打破幾十年的禁忌却除疑忌,建立關懷與愛心。在此願向全島住民傳遞和平的訊息,全島之住民不分本省外省,甚或是新住民原住民,希望把存在台灣人民心中幾十年的陰影禁忌,藉由公開活動的方式得以打破恐懼感紓解不滿,使過去的冤屈平反受難者家屬得到安慰,將台灣人民心中的傷痛化解。
參考資料: 一九八七年二月四日在「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倡議下,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會、長老教會等十三個團體聯合成立「二二八和平促進會」,選出陳永興、李勝雄為正、副會長,鄭南榕為秘書長;該會目的在紀念二二八事件,促成國民黨當局平反冤屈及公佈真相,並確定二月二十八日為「和平日」。
相信許多現代人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所知甚少,不懂其中的憤怒何在傷痕何在?因此更不能懂得為了二二八事件建立和平紀念日的緣由,筆者在此建議讀者可以藉由各種管道去查詢促進會的源起與理念。在一九八七年二月底到三月初二二八和平促進會開始了一連串的演講說明會活動,分別在台灣各地舉辦室內或室外的說明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徹底消彌人民心中的怨恨。過去被國民黨隱瞞扭曲的歷史傷害,藉著披露當年的歷史事實,讓心中有怨恨卻因恐懼而不敢言語的受害者有管道抒發其憤怒,得到社會大眾認同肯定的受害者才有寬闊的心境去原諒國民黨的殘忍統治。因此,二二八和平促進會同時也主張要求國民黨正面迎接錯誤並且對社會大眾道歉。所謂歷史中的錯誤,仍然是一場錯誤,若無經過坦承道歉是不會有真正平息的日子,對於二二八以及國民黨長期的獨裁暴政統治,是需要有人出面承擔政治責任的,這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的訴求之一。披露歷史事實使得社會大眾能更了解先民曾經走過的血路,撫慰事件受害者,却除社會驚惶與疑慮,並且無須讓住在台灣的外省人來承擔這個歷史責任,以加深省籍的隔閡,以上皆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以及今日所見之和平紀念日主要宗旨,打破幾十年的禁忌却除疑忌,建立關懷與愛心。在此願向全島住民傳遞和平的訊息,全島之住民不分本省外省,甚或是新住民原住民,希望把存在台灣人民心中幾十年的陰影禁忌,藉由公開活動的方式得以打破恐懼感紓解不滿,使過去的冤屈平反受難者家屬得到安慰,將台灣人民心中的傷痛化解。
鄭南榕基金會http://www.nylon.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
二二八和平周教學手冊
http://taiwantt.org.tw/books/228/index.htm
歷史背景部分參考網路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